10月,陆坤在上海时装周Mikumkum秀场谢幕 摄影/吴军
“贝嫂”和帕丽斯·希尔顿之后,再也没有好莱坞名流找陆坤做衣服了。
在那之前,年少成名、性格张扬的他,一度被外媒视为中国最具潜力的设计师之一。2004年,开了两年裁缝店后,23岁的陆坤借来24万在外滩三号办了首场个人时装发布会。曲线毕露的裁剪、强烈的色彩和结构,从中规中矩的本土设计语境中破土滋生。谢幕时,笑容羞涩的他牵着性感的洋模特走场,一夜成名。
但颓势显露如此之快,不到两年,自负的他就把时尚杂志到同行都得罪了个遍。他爱热闹、热衷派对,刚成名时经常带着助手、经纪人、模特和母亲,在各个夜场刷存在感,自然有人看不惯。“做时尚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被别人知道,就像韩火火穿女装一炮走红,大家都在搏出位,这是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但是过了这里,你再如法炮制,未必能成功。”他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
千禧年之后,量身定制慢慢陨落,产业结构调整,主攻定制服的陆坤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调整期。2015年,他带着副线品牌Mikumkum重回上海时装周,距离上一次出走已有十年。没想到,这个名为“眼影盒”的成衣系列,是一支“哑炮”——本来想做成商业品牌,却又被打回了设计师独立品牌。
“成名太早不是好事”,陆坤后来觉得。刚出道时,他迫切想被贴上“高级”标签,“但现在大家都在说要做定制服,‘高定’这两个字听上去很刺耳。”。所以,他把精力都放在运作成衣品牌Mikumkum上,近日,该品牌在上海时装周发布了新一季春夏系列,“综合了前三次,我想第四次应该会有一个新的感觉。”他说。
而谈及成名的定制服上,他表示,只愿意分配5%的余力。“大多数客人都回绝了,手上也就做两三个很要好的朋友。”镜子工作室(mirror studio)是陆坤当初做定制服时注册的品牌。“当时我想有一间时装屋,里面有各种形状的镜子。因为我觉得,人认清自己是需要有反射物的,那就是一面镜子。”但他又是矛盾的,“未来还是有可能再做定制服的,所以就先藏着吧。这面镜子上有一些‘灰’先不擦了。”
帕丽斯·希尔顿身穿陆坤设计的礼服图/网络
2004年陆坤在在外滩三号办了首场个人时装发布会 图/受访者提供
张扬的小裁缝
茂名南路近进贤路,陆坤原先开裁缝铺的地方,现在盖起了豪宅区。当年和他一起鏖战定制业务的同行,或转入相邻的街区营生,或干脆当起房东或二房东。“就算做定制,像我当时那种‘奇装异服’的定制已经不太有了。”那时,他守着一间破旧的门面,挖空心思做衣服,哪怕是一件普通的白衬衫也要有女人味。“我就是直男审美”,他坦率地说。
他的裁剪总是贴着曲线走,胸线、腰线、臀线段段分明。“舒不舒服不管,美就行。”他一度非常执着。一件上万的定制服,客户少则试三次,试十次改十次的都有。为了改善东方人普遍的平胸,陆坤有时还会在礼服之外额外制作一件紧身胸衣。他的名气渐响,寻求个性的派对动物、时尚先锋纷纷慕名而来。“我是海上风骚的小裁缝”,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眉毛非常入戏。尽管他多年前就说过,自谦“小裁缝”是一种营销策略。
有人说,陆坤是喜欢在镁光灯下生活的男人,有旧上海衣香鬓影的情怀。这或许可以解释,2007年,名媛丽斯·希尔顿来沪参加MTV盛典时,为何相中陆坤的礼服走红毯。那身豹纹小礼服最惹眼,明明是件厚实的蛋糕裙,但用抹胸减轻视觉膨胀,花纹错落不单调,超短的大裙摆也正合她娇小身材。后来,希尔顿亲自去到陆坤的裁缝店,花了3小时把衣服齐试了遍,挑走了6套。
那是陆坤最风光的时候,品牌、公关整日环绕,昔日的小裁缝仅靠出席活动2小时就挣了4万元。但步子迈得太急,难免踉跄。很快,他迷失在自我满足中,加之没有好的作品问世,曝光不再。而家境普通、中专毕业、裁缝铺出身,所有当初助他打下市场的基础,成了难以炒作的鲠刺。
“走到现在,不是看你作品有多成功,而是你做人有多成功,才能决定你能走多远。”十年后他说,当年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现在想的是,“我做的品牌能生存下去多久。”
Mikumkum2017春夏系列
Mikumkum2016春夏系列“瓷·生”摄影/吴军
“下楼没那么累”
2004年上海时装周,和陆坤一同办秀的还有王一扬、张达、吉承等国内设计师。当素然率先入驻各大中高端商场,没边延续着先锋设计,LaVie更名为JICHENG,十年过去,陆坤更茫然了,他迟迟找不到新的突破口。
彼时,国外几个快消服装品牌在中国迅速圈地,陆坤嗅到了商机。他以自己的小名成立了副线品牌Mikumkum,“简单地把它定位为一个两年之前的淘宝(品牌)”——偏高端定位,定价五六百元。“其实(思路)完全错误,这个价格在淘宝是最没有竞争力的。你要么在一千、一千五之上,要么就是一两百。五六百的定位,我做了三百多件,一件都没有卖掉。”
他说,时代变了,消费者不认识你。“这一巴掌打在我脸上真的是火辣辣。”
于是,他回归上海时装周“舔舐伤口”,却依旧没有抓准市场的潮流脉搏,“还是活在我自己的世界里”。陆续试错之后,转机出现在去年发布的2016春夏系列“瓷·生”。他摈弃了擅长的熟女风和“紧身再紧身”的裁剪,选择清爽的克莱因蓝和纯白为主调,以针织弱化女性曲线的包裹感,大面积运用硬质蕾丝,整体年轻而妩媚。他说,这季在淘宝上销售不错,还有追单。
尝到甜头之后,在新发布的2017年春夏系列中,他以传统蓝印花布为灵感,延续靛蓝和纯白的组合,让传统元素更年轻化。这起源于今年6月他在巴塞罗参观毕加索博物馆,“看到当时很多20、30年代找创作风格的伟大艺术家都有一个蓝色时期,我就很迷恋白色和蓝色。”陆坤似乎想隐喻,目前是Mikumkum摸索风格的关键时期,对他而言亦是。
“别人的人生是从下往上爬的,我的事业是从上往下走的。”他也不避讳,笑嘻嘻地说,现在相对还比较轻松,“下楼没有那么累”。这在当下“海归”新秀频出的国内设计圈是个异数,一位见证了他这两年转变的业内人士表示,感觉其并没有与时俱进,需要转换一下思路。
陆坤这几年见了不少投资人,听了一些电商的意见,但他也是矛盾的。比如,通常,品牌会在时装周期间于举办地设立showroom,方便买手和零售商订货,但他将10月的showroom设在香港——接单率比较高。“(之前)我们参加了(国内的)showroom,大多来问津的都是外国的买手店,中国的几乎都在找羊绒大衣、羽绒服、廓形大衣,我们鲜有人问津。”他说,“大衣不是我的强项,有时候出的太女性了,(而且)现在又流行‘性冷淡风’,没人看的呀。”
对大众市场发起挑战的这段时期,陆坤走的并不轻松,他渴望得到主流人群的认可,又放不下往日的荣光,正如车来车往的淮海中路华亭路路口,当年拆迁后他把裁缝店搬到这里,如今原址变成了一家做外贸生意的店——十年风水轮转。
陆坤在样衣间 摄影/吴军
(实习生王佳仪对本文亦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