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媛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师)
南非的红葡萄酒、红茶,印度的羊绒地毯、手工艺品,俄罗斯的伏特加,英国的航空动力系统,美国的“减重药“,来自全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在这个十一月全面拥抱中国消费者。
“全球好物”远渡重洋,不仅创造了新的商业机会,开拓了更广阔市场,也为目的地带去了多元的选择、优良的品质和差异化的体验。在来到终端消费者面前之前,“好物”们如何一路“闯关”?从展品变成商品,它们获得哪些政策加持?经贸双边合作双赢乃至多赢如何实现?下面11张可视化制图可能给出答案。
提速稳“链” 缩短时空距离
物流是产品跨域流动的载体。新亚欧大陆桥开通31年来,从未像现在这样繁忙和有序。这条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铁路联运线,已经发展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经济大通道。
事实上,随着亚欧公路铁路等陆路运输网络逐步多元化,中欧班列逐步实现常态化运行,使得我国境内构建起了西中东三大运输通道;同时,依托公铁海、江河海、内陆无水枢纽港等多式联运体系也更加完善,实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产品流通渠道,将中国、日韩、东盟、中亚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紧密联系,使得亚欧大陆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得到增强。
产品东往西来,正在形成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开放新轴线。国际多式联运开辟出的这条“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大大降低大宗商品运输费用、提高沿线口岸通关和过货效率,为构建开放型经济通道,构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等开放平台协同机制铺平了道路。
而在产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上,国际多式联运合作机制也正在不断建立健全。中国政府正不断与沿线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共商口岸、海关、检验检疫、运输等规则、规制、标准,提升软联通水平。
今年的进博会,海关总署出台17条便利措施,覆盖参展准入、展品通关、展后处置全流程,展品入境更加便利;同时,在评估确认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无动植物疫情流行国家和地区未获检疫准入的动植物产品、食品采取特许审批措施,扩大了参展展品范围。此外,海关还设立了进博会服务专窗和专用通道,切实提高参展商品通关效率。
稳定运输链条、便利通关手续、降低交易成本......一系列惠及出口企业的机制和举措,让“好物”奔赴之旅门槛更低、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进入中国市场的意愿更强。
进驻展会 为“上新”展品引流
今年11月4日,在上海外高桥造船厂,中国首艘境内制造的大型豪华邮轮正式交付。明年1月1日,这艘被命名为“爱达·魔都”号的大邮轮将从上海母港出发,开启日本、韩国航线首航。这让中国成为除欧洲和日本之外能够建造大型邮轮的国家。
时针拨回2018年11月,作为首届进博会的“重头戏”,在国家领导人的见证下,中国船舶集团与美国嘉年华邮轮和意大利芬坎蒂尼船厂正式签订“2+4艘”13.5万总吨级大型邮轮建造合约。在克服新冠疫情扰动和外资嘉年华因自身困境退出的不利影响后,中国船舶集团接过合资公司重担,发布中国邮轮自主运营服务品牌“爱达邮轮”,整合船队,开启市场化运营。
首艘大邮轮投入运营,爱达邮轮不仅在航运工程项目上完成了零的突破,也为今后踏上国际舞台与国际邮轮公司共生共舞打下基础。“引进来,走出去”,在一个持续稳定、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的营商环境中,商贸投资的信心不断增强,全球的产品、服务、人才、智慧、资源不断汇聚,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不断迭代。在历届进博会上,像这样上亿金额的项目并不在少数,拥有“高端、智能、绿色”等关键词的进口优质资源、硬件装备和前沿服务技术等项目的采购总金额屡创新高。
据统计,五届进博会累计发布约20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呈现出企业采购规模不断上升,进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商品来源范围不断扩大等趋势。
“全球好物”愿意将首秀、首展放在“四叶草”,正是认可进博会强悍的“带货”能力:如“全球最小的心脏起搏器”Micra于2018年首届进博会第一次在中国展出,迅速打开知名度,展后半年就实现国内上市。去年5月,新一代Micra AV产品也成功落地中国。
不少展品正是通过展会获得“中国灵感”,觅得“中国合伙人”:如澳洲新兴品牌IVY OPAL去年首次参展,在倾听消费者反馈后,针对市场升级产品,将改良后的精华油带回本届进博会,收获大量订单。同时,还通过进博会“牵线搭桥”,找到中国研发机构合作开发出新产品。
也有展品通过展会习得“中国模式”,融入国内新场景消费模式,通过电商平台扩宽销售渠道:如成立于1889年的美柔在参展后上线了天猫国际旗舰店,打破了过往在欧洲线下销售为主的单一模式,网络销售带来的口碑传播让美柔在中国收获一批“忠实粉丝”。多乐可早在2005年就进入中国市场,在参加第五届进博会后,联合不同领域的KOL,通过跨界投放广告打通圈层,在收获约800万次曝光的同时,让此前只在商务领域出彩的产品成为“全网爆款”。此外,也有越来越多展品开始通过直播带货,在线上同步销售进博会展品。加拿大鹅等品牌今年在展品上贴上二维码,与会者在展台试穿满意后,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中下单,线下直接配送。
这些展品登上进博会舞台,短时间便收获了巨大的曝光量,许多“明星展品”在半年到一年之内就成功落地,成为行业认可度极高的商品,甚至是深受消费者热捧的爆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越来越多“边缘创新”的新兴品类不断涌现,例如植物蛋白饮料、多功能除菌剂、婴儿按摩油、功能性美容仪、创新药、创新器械等成为销售增长最为明显的细分商品品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同时刺激国内品牌厂商跟进,促进产业链发展。在客商看来,那些不知道哪里去找的产品、甚至不知道如何描述的技术服务,能通过进博会“沉浸式”了解,精准对接,而在展商看来,通过进驻进博会,能够最大程度地促成了展品变商品、达成合作。
为了保障展品常年展示交易,相关政策持续发力,助力产业承接展会溢出效应。此举是在传统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下,进行更大范围内的应用和升级,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扩大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
除了首届进博会设立至今的“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台,10月31日,在上海最知名的购物场所南京路步行街,“进博集市城市会客厅” 快闪店开门迎客,上海市民和外地游客不需要到访国家会展中心,就可以买到历届进博会上来自超4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款产品。
“好物”们通过进驻展会收获更多关注和认可,不仅打开市场想象空间,也为自身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消费者也可以第一时间成为这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首任体验官”,见证“全球好物”与中国市场“双向奔赴”,用脚投票,投出下一个“明星爆款”。
共融共赢 寻求全球化最优解
在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继续高举全球化旗帜的背景下,消费升级正成为驱动进口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进口展品如何在中国开拓市场、落地成商品?对接好国内需求和海外供给,满足消费市场提质扩容是关键。
一方面,消费分层导致对优质进口商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以跨境电商为例,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口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另一方面,更多优质商品的引入在增加了高品质消费品供给的同时,也与国内消费市场相互促进,进一步激活国内消费市场活力和潜力。
随着开放力度的加大以及供应链体系的扩展和效率提升,中国进口消费品类日益丰富,进口来源地也日趋多样。自首届进博会以来,中欧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并于2022年达到近4000亿欧元的历史最高水平。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2022年,中国食品进口贸易额为1396亿美元,同比增长3.1%。近十年来,中国进口食品贸易额总体占比从不足5%增长到超过7.5%。而据《中国自金砖国家进口农产品及食品行业报告》(2023)指出,2022年中国自金砖国家进口农产品及食品总额为726.5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占中国总进口额的30.8%,统计2013年至2022年的十年间,中国自金砖各国农产品及食品进口额实现翻番,年复合增长率为9%。
2020年,阿富汗小伙阿里带着纯手工的羊毛地毯第一次参加进博会,收获了2000张订单,一张地毯订单能撑起一个阿富汗家庭一整年的生活。事实上,即使是在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它们的产品同样具有比较优势。从阿富汗的地毯到东帝汶的咖啡,从刚果(金)的辣椒到埃塞俄比亚的白芝麻……这些国家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各具特色,农产品丰富,互补性很强。
本届进博会为100多个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提供免费展位、搭建补贴和展品留购税收优惠等措施,让原本“隐于市”的优质产品通过进博会平台走向了世界市场,从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获益。
如今,以往被定义为小众的进口产品拥有了更多曝光和销售渠道,走入万千寻常百姓家。我们无论通过线上线下哪种渠道,都可以便捷地体验到这些“全球好物”,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对于这些产品内含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路走来,“全球好物”的中国之旅,带来的不仅仅是丰富的产品供给,也是观点交流和文明互鉴的重要窗口。理念一新天地宽,中国正用实际行动证明开放不仅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和投资,还在于以开放的胸襟接受新想法,以开放的心态解决新问题。在进口商品数量规模、成交额等具体成果之外,其更大的意义正在于此。
本文由陈旭涛、杨婕、李梦琪联合撰写,朱媛媛数据可视化团队原创出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朱媛媛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