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中国大闸蟹德国泛滥成灾 当地损失达8千万欧元

来源:互联网

原标题:中国大闸蟹入侵“吓坏”德国损失高达8000万欧元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毁坏渔网,伤害鱼类,破坏堤坝……来自中国的大闸蟹如今在德国河流泛滥成灾,损失被爆高达8000万欧元。不过,德国渔民最近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大闸蟹出售给华人餐馆。

据《柏林信使报》2日报道,几只中国大闸蟹前几天借着夏日的余晖,悄悄向柏林的德国联邦国会大厦挺进。这引起了一些德国游客的“警觉”。他们报警后,这些外来“入侵者”被动物保护机构“抓获”。

而据“德国之声”1日报道,早上7时,渔民施罗德便驾驶着渔船去易北河捕鱼。当他将船停下、和助手一起将捕鱼篮拖上渔船时,捕上来的并不是他们想捕的鳗鱼,而是数十只挥舞双钳的大闸蟹。

据报道,这些来自中国的大闸蟹早在1900年就开始“移民”到欧洲。1912年,德国首次有官方报告说,发现了这种中国特有的大闸蟹。1933年,德国科学家调查后认为,大闸蟹是通过商船的压舱水从中国“移民”到欧洲的。

自此,这种“什么都吃”的八脚猛士开始在欧陆江河横行,甚至对本土物种构成严重的生存威胁,从而成为德国地区唯一的淡水蟹种。每逢盛夏,生活在易北河等水域里的成熟大闸蟹开始展开“地毯式”迁徙,不远千里地远上北海,为翌年春天的传宗接代做好准备。

这些每天能爬行12公里的“装甲动物”还善挖洞穴,破坏水坝。它们还会毁坏捕鱼工具,吃掉渔网里弱小的鱼虾。甚至,一些工业基础设施也成为它们的破坏目标。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称,仅在德国大闸蟹造成的损失已高达8000万欧元。

德国《焦点》周刊认为,中国大闸蟹“入侵”德国河流,是“全球化的产物”。不过,德国慕尼黑大学生物学教授盖斯特对此不以为然。他说,这是自然界发展中的一个正常过程,只不过这一现象现在过于常见。目前,很多船舱装有空调,更为一些物种提供了生存的机会。如今在德国落户的外来物种超过2000种。

盖斯特还为中国大闸蟹“辩护”说,一些小动物变得具有攻击性,是因为人类不断改变它们的生活条件。中国河道变直,堤坝和闸门阻碍了大闸蟹前往产卵区域的道路,工厂又严重污染河流,所以中国大闸蟹的数量不断下降。而德国的易北河和哈维尔河水质清洁,为大闸蟹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以前,德国渔民对付大闸蟹的繁衍,主要是把捕捞来的螃蟹用于制造肥皂或动物饲料,或者简单地将它们大量杀死,但效果并不明显。同时,他们反对用化学药物杀死大闸蟹,因为这样可能杀死鳗鱼等鱼类。后来,路德维希鲁斯特一带的渔民成为第一批开始“吃螃蟹”的人。他们定期向爱好美食的中国、越南家庭,以及亚洲超市、餐馆出售大闸蟹,每公斤能卖到5—8欧元。如今,很多德国的渔业公司和渔民都开始做这门生意,多少还能缓解夏季萧条的渔业行情。

据称,由于欧洲水域没有其他品种的淡水蟹,当地人也不食用这种外形奇怪的动物,中国大闸蟹在欧洲近百年繁殖过程中,保持了品种的纯正。2003年起,还有中国商人开始将德国大闸蟹运回中国繁殖。

大闸蟹“入侵”德国 威胁水坝安全

日前德国媒体报道称,德国由于一种外来物种入侵已损失超过8000万欧元,而这外来物种在中国和东南亚则是标价昂贵的美食——大闸蟹。● 种种因素导致大闸蟹以惊人的速度在德国横行霸道、蔓延开来,成为德国唯一一种淡水蟹。

日前德国媒体报道称,德国由于一种外来物种入侵已损失超过8000万欧元,而这外来物种在中国和东南亚则是标价昂贵的美食——大闸蟹。欧洲人很少吃螃蟹,而为了保护名贵水产鳗鱼,渔民也不用化学制剂对付大闸蟹,大闸蟹的繁殖造成对房屋水坝的威胁。

现状 大闸蟹威胁生态系统

目前德国大闸蟹“横行”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德国的易北河和哈维尔河,其中易北河全长750公里,每年大闸蟹都会迁徙,穿过易北河到达千里之外的北海繁衍生息。

德国媒体认为这种“入侵物种”会对德国的生态系统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由于大闸蟹很善于在河岸打洞,经常会将洞穴打到距离河岸数米远,对两岸的房屋安全和水坝的安全造成威胁。

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称,“大闸蟹”在德国所造成的损失可能超过8000万欧元。

而德国慕尼黑大学生物学教授盖斯特不认为大闸蟹会有如此的危害性,在他看来中国由于河道改造和污染危及了大闸蟹的生存而德国优良的水质则有助于大闸蟹的繁衍。

溯源 欧洲人不吃大闸蟹泛滥

其实大闸蟹“横行”德国,并不是近两年的事情。早在2005年就有超过22吨大闸蟹被放到市场上以3.8欧元(约合人民币30元)每斤的价格出售,它们被送到中餐馆和东南亚餐馆。

但是现在大闸蟹“井喷”一样的增长还是让德国措手不及。之前德国人处理大闸蟹的方式是作为动物饲料和肥皂原料,或者简单地被杀掉。但为保护在欧洲被当做名贵水产品的鳗鱼,渔民从来不用化学制剂杀死大闸蟹,因此大闸蟹数量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

在欧洲“入侵物种”的大闸蟹很少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据报道,在德国路德维希鲁斯特一带的渔民成为第一批开始“吃螃蟹”的人。他们定期向爱好美食的中国、越南家庭,以及亚洲超市、餐馆出售大闸蟹。

应对 英科学家劝民众食蟹

如今,大闸蟹一般每公斤能卖到5到8欧元(约合人民币40-60元)。很多德国的渔业公司和渔民都开始做这门生意,多少还能缓解夏季萧条的渔业行情。

由于当地人不吃,又不用化学制剂,德国的大闸蟹保持了百年前长江大闸蟹的纯正品质,而中国大闸蟹的价格尤其是阳澄湖大闸蟹的价格已达到数百元一斤。

德国是最早出现大闸蟹的欧洲国家,但同样的情况在英国泰晤士河中也存在,大闸蟹在泰晤士河中迅速繁殖,英国人也是对之束手无策。曾有研究螃蟹多年的英国科学家在《独立报》上发表了适合英国人的大闸蟹食谱号召英国人食蟹:1公斤大闸蟹,配上番茄酱、洋葱、大蒜、泰国鱼露、土豆、大米和优质鱼肉,做出“难以置信的美味”浓汤。(韩旭阳)

大闸蟹“入侵”德国历程

● 1912年,德国北部的一个渔民在当地河流中发现了一只长着毛绒绒的双钳的怪物,于是把它交给了当地的博物馆,后来证实那是一只雄性中华绒螯蟹,俗称大闸蟹。

● 德国专家认为大闸蟹是搭乘从长江流域到德国的商船的“偷渡客”——当时正值大闸蟹的繁殖季节,导致被船家用作“压舱水”的长江水中包含有大闸蟹的蟹卵和蟹苗。

● 带着蟹卵和蟹苗的水最后被船家倾倒到德国当地的河流出海口,而河海交汇处恰恰是最适宜大闸蟹繁殖生存的咸淡水交汇处。

● 欧洲淡水中没有大闸蟹的天敌,水中丰富的鱼虾幼卵和水草又是大闸蟹的最爱。

● 种种因素导致大闸蟹以惊人的速度在德国横行霸道、蔓延开来,成为德国唯一一种淡水蟹。

● “脚力”非凡的大闸蟹一天可以走12公里,穿过干燥的地段,重新找到新的水草丰美的栖息地,不愿走的时候也可以跟随商船来一段免费的搭载,重新在不用担心天敌的地方安家繁衍。(新京报 韩旭阳)

德国人尝试吃蟹化解大闸蟹过度繁殖问题

在英国、德国、荷兰以及欧洲大部分水系,甚至在加拿大和美国,都出现了中国大闸蟹的踪迹。它们所向无敌,大肆繁殖,不仅破坏生态系统,甚至威胁堤岸安全。大闸蟹疯狂入侵让人们大伤脑筋。

为此,德国曾捕捞大闸蟹碾碎制成饲料或有机肥。如今,德国终于发现“新商机”,原来德国华人“好这一口”,开始尝试把大闸蟹“变废为宝”!

现状没有天敌 肆意繁殖

每年夏天,居住在英国泰晤士河畔的居民都能见到来自中国的螃蟹。一位名叫理查德·夏普的英国人曾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大闸蟹经历:当在泰晤士河边闲逛时,他惊奇地发现河堤竟然自己蠕动了起来。紧接着,一些不知从哪冒出来的、有8条毛茸茸细腿的家伙像喝醉酒一般摇晃地爬进河里。他飞奔回家,把消息告诉他的家人和朋友,却被告知这些小动物统治泰晤士河已经超过半个世纪。

受到惊扰的还有德国人。据德媒2日称,几只中国大闸蟹前几天借着夏日的余晖,悄悄向德国联邦国会大厦挺进。这引起一些德国游客的“警觉”。他们报警后,这些外来“入侵者”被动物保护机构“抓获”。而在1日早上7时,渔民施罗德便驾驶着渔船去易北河捕鱼。当他和助手一起将捕鱼篮拖上渔船时,捕上来的并不是他们想捕的鳗鱼,而是数十只挥舞双钳的大闸蟹。

欧洲温暖的河水为大闸蟹提供了丰富食物,但本地几乎没有任何自然力量能限制它们。目前,泰晤士河里的大闸蟹至少数以百万计。在数量剧增的同时,大闸蟹活动范围日渐深入泰晤士河各支流。此外,泰晤士河畔也有许多货船停泊在港口,到了大闸蟹繁殖季节,河中会有大量的蟹卵与蟹苗跟着货船入侵到其他水系中去。

历史百年前“移民”欧洲

其实,大闸蟹早在100多年前就移居欧洲。作为当时的通商口岸,上海吴淞口停满了各国商船为了增加稳定性,货轮蓄水舱内会被灌满压舱水,最初的蟹苗就随着压舱水进入货轮,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后,由于莱茵河水系没有宽阔的河道,货轮纷纷把蓄水舱中的压舱水排出,幼蟹趁此机会便进入当地水系定居。

1912年,在德国北部一条河畔,一只长着毛茸茸爪子的小家伙从草丛中探出。一位渔夫眼疾手快捉住了它,把这个怪头怪脑的家伙送往当地博物馆,这是大闸蟹最早在欧洲亮相。1920至1930年间,大闸蟹在欧洲蔓延,占领了奥德河、易北河、维斯瓦河和莱茵河等。

在荷兰的一个海洋研究所里,至今保存着1937年一个生物学博士写的一篇关于大闸蟹论文。上世纪80年代,荷兰东北部沼泽地水生植物大量死亡,也是大闸蟹破坏所致。

在美洲,大闸蟹的入侵速度也毫不逊色。第一只大闸蟹1965年在底特律河被发现。1997年,美国旧金山地区大水形成大片沼泽,大闸蟹大量繁殖,堵塞了旧金山河口闸门。

应对新招德国人“变废为宝” 学会当餐桌佳肴

在英国,随着泰晤士河中的大闸蟹爆炸式增长,它们对环境的破坏力日益显现。大闸蟹甚至会毁坏捕鱼工具,吃掉渔网里弱小的鱼虾,当地传统的渔业受到重创。在破坏生态平衡之余,大闸蟹还爱好在河岸上打洞,有时打洞的范围能深入河岸数米之远,令河岸与岸边建筑都岌岌可危。

对大闸蟹恨之入骨的还有德国人。早在上个世纪初叶,大闸蟹曾一度横行德国内陆,当时德国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斩尽杀绝。而时下,大闸蟹在德国已东山再起,俨然已经占“江”为王,甚至成为德国境内唯一的淡水蟹种。大闸蟹的大迁徙绝非文明之旅,玷污了原先一尘不染的草坪、花园和树林,让驾车人叹息声声、寸步难行。据梅克伦堡当地渔民介绍,自从大闸蟹入侵,附近的淡水水产已经缩减大半,从原来的年产120至150吨降低到目前的60吨,由此渔民们只能倒卖荷兰、丹麦及波兰的鳗鱼、鳟鱼补贴收入。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称,仅在德国大闸蟹造成的损失高达8000万欧元。

德国人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发起大规模人工捕捞运动,他们把大闸蟹碾碎制成饲料或是当作有机肥料施到田里,但收效甚微。近来,一些德国渔民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计策向亚洲国家出口“德国产”大闸蟹。“这些年,易北河蟹满为患。我们渔民都快变成捉蟹人了。”渔民沃夫冈打趣地说。

由于无序养殖和生态失衡,导致长江水系大闸蟹品种退化,所以纯种原味的大闸蟹在中国难觅踪影,长江里横行的全是“杂种蟹”。相反,大闸蟹在欧美一直只在自己的种群内交配,品种纯正。“在欧洲人为大闸蟹犯难时,我们华人却像发现了宝贝。”德国汉堡潇湘酒店的李老板说,这里的大闸蟹价格极便宜,1公斤只要1欧元。每到大闸蟹上市的季节,华侨们都会来店里品尝。

洛德维鲁斯特一带的渔民是德国本土人中第一批开始“吃螃蟹”的人。据说,刚开始,一个勇敢的渔民闭着眼睛,尝了一口大闸蟹,发觉鲜美之极,便先全家、后全村地尝鲜,最后吃蟹者越来越多。

(广州日报 )

德国大闸蟹泛滥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