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等相关文件,小微企业的最新认定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0 万元
定义: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根据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所得额。
示例:
例如,某企业在 2024 年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经计算为 280 万元,那么该企业在应纳税所得额这一条件上符合小微企业标准。
二、从业人数不超过 300 人
定义:
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按年度平均人数计算。
计算方法:
先计算每个月的平均人数,再将 12 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除以 12。
示例:
如果某企业在 2024 年每月平均职工人数为 280 人,接受劳务派遣用工人数平均每月为 10 人,则其从业人数为 290 人,符合小微企业的从业人数标准。
三、资产总额不超过 5000 万元
定义:
资产总额同样以年度平均资产总额计算,先计算每个月的平均资产总额,再将 12 个月的平均资产总额相加除以 12。
示例:
如果某企业在 2024 年每月的平均资产总额为 4500 万元,则其符合资产总额的标准。
四、基本条件
除了上述三个条件外,小微企业还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不能是国家限制或禁止发展的行业,例如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行业。
五、行业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小微企业在不同行业可能有不同的认定标准。具体涉及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
农业、林业、牧业、渔业
工业、建筑业
批发业、零售业
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
住宿业、餐饮业
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在判断是否属于小微企业时,需要根据公司的具体行业领域来确定。
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主要涉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三个方面,同时需遵循国家的行业政策。了解这些标准有助于企业评估自身的资格,获取相应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