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证成指(深证成份指数)的成交额不包含创业板股票。作为中国股市的重要指标,深证成指由深交所主板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500只股票组成,而创业板股票则单独计算成交额并发布独立指数(如创业板指)。本文将详细解析两者的编制规则、市场定位及数据统计逻辑,帮助投资者清晰理解这一常见疑问。
一、深证成指与创业板的基本概念
1. 深证成指的定义与构成
深证成份指数(代码:399001)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于1995年发布的旗舰指数,其样本股选自深交所主板市场,覆盖金融、地产、消费、科技等多个行业。根据2023年最新数据,其成分股市值约占深市总市值的60%,但明确排除创业板和ST股票。
2. 创业板的独立市场定位
创业板(代码:399006)成立于2009年,是专为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设立的证券交易板块。其股票代码以"300"开头,具有独立的上市规则和交易制度。深交所每日会单独发布"创业板指"的成交数据,2023年创业板日均成交额已突破2000亿元,与主板形成明显区隔。
二、成交额统计的三大核心差异
1. 指数编制规则对比
项目 | 深证成指 | 创业板指 |
---|---|---|
样本范围 | 深市主板A股 | 创业板流通市值前100名 |
股票代码 | 000/001/002开头 | 300开头 |
成交额计算 | 仅含成分股主板交易 | 仅含创业板股票交易 |
2. 交易所数据披露方式
深交所官网每日公布的"市场数据"中,明确将主板成交额与创业板成交额分列统计。以2023年8月15日为例:
- 深市主板成交:4821亿元(含深证成指成分股)
- 创业板成交:2153亿元
- 两者合计6974亿元,即为深市总成交额
3. 行情软件显示逻辑
主流证券软件如东方财富、同花顺等,在展示深证成指时,其成交额数据通常会有两种处理方式:
- 纯指数成分股成交额(不含创业板)
- 带"*"号标注的包含创业板的总成交额
投资者需注意查看数据说明,避免误读。
三、投资者常见问题解答
1. 为什么创业板成交额要单独计算?
主要基于三点考量:
- 风险等级不同:创业板实施20%涨跌幅限制,波动性显著高于主板
- 投资者适当性:开通创业板交易需满足2年投资经验等特殊条件
- 市场功能区分:创业板侧重服务成长型中小企业,与主板定位差异明显
2. 如何准确获取深市整体成交数据?
建议通过以下官方渠道查询:
- 深交所官网-数据统计栏目
- 中国结算公布的每日市场概况
- ***指定信息披露媒体
3. 历史数据查询注意事项
在研究深市历史成交时需注意:
- 2020年8月24日前,创业板涨跌幅限制为10%
- 2015年深港通开通后,外资交易数据需单独剔除
- 各行情软件的历史数据统计口径可能存在差异
四、专业投资中的数据处理建议
1. 技术分析时的数据选择
进行量价分析时应注意:
- 研究主板行情时,建议使用不含创业板的纯净数据
- 分析市场整体情绪时,可参考深市总成交额
- 创业板个股分析应匹配创业板指成交数据
2. 跨市场比较的正确方法
当对比沪市与深市活跃度时:
- 上证指数成交额 vs 深证成指成交额(不含创业板)
- 或上证总成交 vs 深市总成交(含创业板)
- 避免混合比较造成数据失真
3. 量化建模的特殊处理
开发交易策略时建议:
- 将主板与创业板数据作为两个独立因子
- 对2019年前的数据需进行涨跌幅规则调整
- 考虑北向资金在深市主板与创业板的流向差异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深证成指与创业板在成交额统计上存在明确界限。理解这种区分不仅有助于正确解读市场数据,更能帮助投资者建立科学的分析框架。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两个板块的差异化特征将更加显著,掌握这些基础规则显得尤为重要。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