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是规划、设计出来,而是摸索、打拼出来的。从昔日海边渔村,到今天的世界都会,香港人走过了刀耕火种、低端加工制造、贸易中转,到今天的金融商事服务、会展物流、前沿科技产业阶段,其间闪烁无数技术达人、商业领袖、城市英雄。斗转星移,回归祖国的香港已至弱冠,未来20年,将有哪些产业明星有望映亮东方之珠,哪些新兴企业勇立经济潮头?我们遍访业界,深入探究,筛选出了这20位代表。他们有来自生物科技界,有金融服务界,也有娱乐文化界,无论所自何来,都指向香港更加生机勃勃的未来。
李小加:谦虚的理想主义者
在很多市场人士认为香港发展大宗商品市场是“痴人说梦”的时候,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几年前就主持收购了伦敦金属交易所,逐步布局“商品通”战略,并积极筹备在深圳前海设立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李小加很久以前就开始构想香港和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希望未来可以把更多资金带入香港市场。在当时的市场上,大部分人都认为两地市场存在巨大差异,认为李小加痴心妄想,但随着沪港通和深港通相继开通,香港的IPO集资额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这让整个市场看到了李小加的魄力。最近,为了让更多类型的发行人(尤其是科创企业)能够赴港上市,港交所又开始新一轮改革,为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开设创新主板和创新初板。
李小加认为,全球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不能骄傲自满,更不能对成功抱着想当然的态度,港交所必须保持竞争力,与时俱进,提升市场素质。李小加相信,“梦想着要做的事情,今天看来可能遥不可及,挑战重重,但五年后却可能成为现实”,在资本市场迅猛变化的当下,李小加一直都在为突破种种“不可能、不现实”而努力,未来也会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陈德霖:金融科技两地互补
香港拥有成熟的金融体系,如果要大搞金融科技创新,需要监管机构的支持。可以说,香港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命脉全部掌握在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的手上。作为监管者,陈德霖认为,在“风险为本”的大前提下,金管局是支持和拥抱科技和创新的,因为金融科技可以为市民带来更大的方便、效率和安全。
陈德霖认为,香港和深圳在金融科技发展方面可以优势互补,因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有良好稳健的金融监管制度,深圳则是金融科技人才集中地,金融业的发展也异常迅速。
实际上,近几年,金管局也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来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比如实行储值支付工具发牌制度,成立金融科技促进办公室(FFO),与科学园和数码港共同促进金融科技,推出银行界的“监管沙盒”等,让香港在金融创新的发展上更进一步。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下,陈德霖对金融创新的态度,也会让未来香港的金融环境发生很大变化。
卢彩云:金融创新改变未来
2016年,瑞银举办了瑞银创新科技产业CEO高峰会,身为瑞银大中华区主管及瑞银香港区主管的卢彩云提倡金融创新将改变未来。
卢彩云认为,科技对于银行的冲击非常明显,未来科技将逐渐简化现在的程序及人手,节省其中的法律及会计人员,所以金融及银行业更应该走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利用金融科技优化服务、寻找客源,并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卢彩云同时还是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工业咨询委员会的成员,该创业平台旨在发展香港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潜力,鼓励香港青年创新,支持科技创新从校园走向市场,推进香港经济多元化。
埃森哲数据显示,亚太区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额从2010年的1.03亿美元已经增长至2015年的43亿美元,瑞银尤其看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并预计未来20年内将产生等同于互联网在过去20年所产生的影响。
洪为民:香港要抓住机遇
创业家出身的洪为民一直致力于推进香港的各项改革,他目前担任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在这一职务上,洪为民致力促进两地合作,尤其在金融科技领域,他同时也是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这让他更加贴近互联网行业,从每年举办的论坛和比赛中,洪为民发现香港在科技领域有优势也有劣势。
#FormatImgID_3#
洪为民很早就开始向香港政府提出,科技是提升竞争力和生产力的关键,对于经济会有跳跃性的增量作用。2017年,香港政府提出的施政报告中,科技终于成为香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部分,施政报告称,香港要成功推动创科事业,提供土地及楼房等硬件仅仅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全部条件,面对竞争对手,香港必须考虑如何提升整体竞争力,包括提供税务和财务优惠,以及其他政策援助,吸引香港及国内外的科创企业。
展望未来20年,洪为民告诉第一财经,帮助香港产业转型升级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尽管香港仍然是国际金融中心,但金融本身是依附于贸易等其他产业的,如果其他产业的优势不再,香港应该如何面对挑战?
洪为民认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香港固步自封,那么未来20年的前景则可能不太明朗,但如果香港可以抓住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的机遇,那么未来仍大有可为。在科技方面,香港拥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有一流的大学,便捷的资讯,又是国际金融中心,这样的环境很适合做科技研发,如果加上深圳、东莞和中山几大载体,共同构建大湾区,那么未来20年香港的优势会逐步凸显。
龙沛智:金融创新要走出舒适带
2013年,龙沛智选择走出自己的“舒适带”,离开大型银行后创办了网上借贷平台WeLab。WeLab旗下包括在内地运营的移动贷款平台“我来贷”及在香港运营的线上借贷平台WeLend。
在香港,向一般的银行或财务公司贷款都要亲自现身并填写冗长的申请表格,或递交多项证明文件,但WeLab则通过收集借款人的社交网络数据及网上个人资料等,用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AI)技术分析借款人信息的真实性及信用,在短时间内批核贷款,整个过程全部在线进行。目前WeLab已经吸引了长江和记旗下的TOM集团、红杉资本、ING集团等资本的青睐。
龙沛智认为,互联网精神应该是普惠的,不应该只停留在金字塔尖,在他的团队中,核心高管都来自外资和中资银行,对银行的弱点非常了解。虽然在香港这种成熟的传统金融市场中加入创新科技元素可谓非常困难,不过,随着未来AI技术的升级,金融创新很可能会由像龙沛智这样愿意走出“舒适带”的人来引领。
周凯旋:寻找颠覆性科技公司
2007年,向Facebook投资了1.2亿美元之后,维港投资和创办人周凯旋一战成名。
截至2016年,维港投资累积入股73家科技公司,投资项目遍布欧洲、亚洲和美洲。仅在以色列,维港投资的项目已经达到27个,涉足的行业非常广泛,包括医疗、教育、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际上,维港投资很早就投资了开发出AlphaGo的DeepMind,后来在2014年将DeepMind出售给谷歌。
与很多投资人喜欢保持神秘的风格不一样,维港投资的很多项目登场时,周凯旋都会亲自到场,她对目前维港投资的方向非常明确,就是要寻找“颠覆性”的高科技公司。
林家礼:掌舵香港数码港3年计划
香港数码港设立的初衷,就是打算成为亚太区信息及通讯科技业的领先枢纽,但过去被香港人称为“地产项目”。2016年5月,在信息科技与金融界有超过30年丰富经验的林家礼临危受命,担任香港数码港董事局主席。
最近,数码港公布了新的“3年策略计划”:未来希望增加数码港园区公司数目至1200家,以及拓展投资者网络,增加活跃投资者至超过100个,并希望提升初创企业融资能力,期望初创企业累计集资总额可增至超过28亿港元。数码港还把主力发展方向定在金融科技、电子商贸、物联网、可穿戴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上。
目前有900家企业在数码港设立,其中200家属于科技金融领域,林家礼认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又临近内地这个全球最大市场,这些都是香港发展科技金融的优势。在林家礼的带领下,香港的数码港对初创企业提供了更大的支持,除了在2016年拨出2亿港元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另外还提供20亿港元的配对资金,用于创业基金合作,投资有潜力的初创企业。
王维基:创业者不要怕失败
被称为“魔童”的王维基总是有很多点子,他在1990年代白手兴家创办了城市电讯,打破当时香港电讯的长途电话垄断局面。此后,王维基的创业之路一直延续着敢为人先的风格。
王维基此前创办香港电视(HKTV),但由于受香港其他媒体激烈竞争的影响,港视在香港的播出渠道拓展困难,随后他立即宣布转战网购平台“HKTV Mall”,誓言要发展成香港最大的电视购物中心。港视2016年度营业数据显示,HKTV Mall营业规模持续扩大,与一年前相比,商户数量由约700家增至约1300家,许多香港人已经形成了线上购物的消费习惯,目前HKTV Mall已是香港最大的网购平台。
过去两年,共有超过25万客户在HKTV Mall上购物。因此,王维基正在研究通过大数据系统收集分析客户行为,而HKTV Mall也将是香港唯一能够提供这类数据的公司。
王维基认为,随着电子商务逐步进入香港人的生活,香港的面貌肯定会改变。他在香港出席活动时曾表示,创业者不要怕失败,而应该担心梦想没有去实现,创业路上最重要不是知识和能力,最重要的是坚持实现梦想。
李泽湘:粤港澳将成世界新硅谷
李泽湘是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同时也是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李泽湘正在实践一条独特的创业孵化道路。去年,他和红杉资本沈南鹏创立了“Hong Kong X创业计划”。
11年前,李泽湘资助他在港科大的学生汪滔创立大疆。从港科大的一个研发项目落地到深圳,把航模和照相机跨界整合,创造性地开拓了“Flying Camera”市场。如今,大疆无人机已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汪滔也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第一位亿万富翁。
李泽湘关注香港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认为大湾区要成为科技创新“2.0版”,成为科技与文化、艺术融合的未来城市群。并且应该以创新教育来推动创新产业的发展,使大湾区的核心地带“港深莞”首先冲出来,成为世界的新硅谷。
对于香港近年来在科创方面落后的原因,李泽湘直言,地产思维、金融思维或者公务员思维对香港发展科创产业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香港需要更多“有冒险精神,有担当”的人,才能突破原来的思维方式。
杨强:开拓人工智能前沿科学
杨强是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系主任,同时也是国际人工智能协会(AAAI)首个华人会员和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计算机学会等国际协会的会员。在港科大,杨强的研究重点是开拓前沿科学,如大数据、数据挖掘及人工智能。
2012年,杨强设立了华为诺亚方舟研究室,通过探索理论及建设智能系统,进行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研究。他也积极参与建设智能城市及与医疗行业合作。他指导的团队曾赢得ACM KDD Cup(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竞赛)、诺基亚移动大赛等国际数据挖掘大赛的冠军。
汤晓鸥:人工智能必须结合行业
汤晓鸥目前是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的教授和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他在2001年创立的信息工程学系多媒体实验室被称为“计算机视觉界的黄埔军校”。由汤晓鸥发明的人脸识别技术是世界上第一个超过人眼识别能力的计算机算法。
外界更熟悉的是汤晓鸥创办的商汤科技,该公司主要输出多种核心人工智能视觉技术,包括人脸识别、视频分析、文字识别、无人驾驶、医疗影像识别等应用技术,目前已经跟许多知名企业合作,利用深度学习平台和深度学习产品升级产业,打造中国的深度学习引擎和人工智能生态。
尽管走在人工智能最前沿,汤晓鸥始终保持着谦卑的学习态度,他认为,尽管人工智能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终于开始落地,但人工智能的作用还是有限的,因为人工智能只是辅助性工具,这个工具一定要跟各个行业相结合,服务于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贾佳亚:图像识别的明珠是识别万物
从学院派到业界人士,曾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贾佳亚教授今年5月华丽转身,正式加入腾讯优图实验室。加入优图后,贾佳亚希望可以在优图内部建立系统化工程,把新技术开放出来,在腾讯平台上强化和扩大一线研究创新的基因。
从一开始的早期视觉(基于像素研究图像形成过程)、到中期视觉(视频处理、运动估计、场景重建)到现在的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贾佳亚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广,难度也越来越大。他认为,图像识别领域的明珠是“识别万物”,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准确地识别、分析场景,比人更准确地识别人和物体,还能对图像中的多个同类物体进行区分和复原。
在图像应用日趋重要的今天,很多用户都在期待未来可以有更好的技术,比如模糊照片的信息回复、主体制定和背景虚化等,以此改变整体体验,贾佳亚的研究,势必令图像识别的体验带来提升。
周骆美琪:用创业基金支持初创企业
2015年,随着阿里巴巴在香港启动“香港创业者基金”,周骆美琪走到了聚光灯下。她在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一直负责财务管理和企业规划的后台工作,但这一次,她担任了“香港创业者基金”的总干事。
“香港创业者基金”属于非营利性质,获得的收益将重新投入基金,基金初始规模为10亿港元,旨在通过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优势与资源,为香港创业者提供资金及支持。通过基金的资金和资源,将进一步推动具有潜力的初创企业通过创新来发展业务,帮助香港创业者实现梦想,将业务拓展至大中华地区乃至全球。
周骆美琪今年还带领“香港创业者基金”,联手香港数码港和香港科技园合办了香港规模最大的创业比赛,推动香港的创业气息。
梁锦松:香港应积极吸收人才
提起梁锦松,人们更多地联想起他曾在香港特区政府任职的经历,这个曾经弃商从政的人,对香港这座城市有着与众不同的情怀,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对香港未来发展的观点,认为聚才对香港来讲是最实用的。
对于人才和教育的关注,梁锦松不仅停留在口头上,他和香港大学退休教授程介明、香港优质教育基金督导委员会主席戴希立被称为教育改革的“三驾马车”,他们和其他14名来自教育界的知名代表,共同组成了“教育2.1”小组,提出了优化香港现有教育的四大前瞻建议。梁锦松希望能培育学生建立“T型”知识结构,即对新旧知识有广泛涉猎,又能够深度掌握最少一门知识。
当时还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候选人的林郑月娥,参选时曾经与“教育2.1”小组的人会面,梁锦松就在席间。他认为,在过去7年,西方中央银行都在印钞票,从某种意义上讲,钱财是目前最不缺的资源,在知识经济、创新经济里面最缺的就是人才。所以这个城市应该趁其他地方排斥外来人才的时候,积极吸收人才,毕竟香港从来都是一个移民城市。
陈繁昌:在港科大孕育创新之光
比起那些百年老校,香港科技大学是香港高校中的后起之秀,可却在很短时间内,升至QS世界大学排名(2015/16)的香港区第一。陈繁昌2009年开始就任港科大校长,带领港科大本科教育学制从三年过渡到四年,并通过港科大创业中心平台,让志同道合的学生可以开创及管理创业项目。
陈繁昌认为,港科大应该利用跨学科教研的优势,勇于开拓新领域的创新研究及应用。香港是多元文化交汇之地,司法体系健全,与珠三角地区融合发展,陈繁昌鼓励学生利用香港的优势,拓展全球视野,为此,港科大也与很多海外大学建立了交流项目。
陈繁昌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在30年前就已经把矩阵算法推快一倍的数学家经常出现在港科大的食堂里。他还经常拿毕业于港科大的大疆创始人汪滔向学生举例,这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结合的成果。陈繁昌对创新的鼓励,和对教职员工的支持,对香港的创新环境将有深远影响。
郑志刚:让艺术和商业更好结合
如果说香港传奇富豪郑裕彤是创业,其子郑家纯是守业,那么下一代掌门人不但要继续守业,还要跟得上时代,否则难逃“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如今,不满37岁的郑志刚被推到风口。从福布斯香港富豪榜来看,郑氏家族以179亿美元(约1400亿港元)的资产名列香港第三,仅次于李嘉诚和李兆基。家族业务遍布商业零售、地产、珠宝、博彩等。
郑志刚的整个学习生涯都在海外度过,他所学专业是东亚文化和日本文化与艺术,与众不同的专业学习让他的商业想法也非常不同。2009年,郑志刚创办了号称“世界上第一个艺术购物中心”的香港尖沙咀 K11。
不仅如此,为扶植艺术人才,郑志刚在2010年创立的K11艺术基金会,合作过的艺术家逾600名。
身为香港珠宝大王的长孙,继承衣钵的压力并未妨碍郑志刚追求自我价值,任外界如何褒贬,郑志刚一直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而随着香港逐步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他的爱好和经历,都会让商业和艺术结合得更好。
曾国祥:执导首部电影便好评如潮
作为一名演员,37岁的曾国祥已经过了“小鲜肉”的黄金期,但作为一名导演,却是非常年轻。2016年,凭借电影《七月与安生》,曾国祥与杜琪峰、冯小刚同时入围,竞逐金马奖最佳导演。
15岁时,曾国祥就立志做导演,到21岁才正式入行。尽管他是曾志伟的儿子,但真正带他走上电影之路的,却是大导演陈可辛。入行前两年,曾国祥每天几乎24小时都在电影公司,但只是负责跑腿,直到两年后,陈可辛才开始把音乐录影带交给曾国祥剪辑。
天道酬勤,2015年6月,陈可辛突然打电话给曾国祥,问他是否有兴趣执导《七月与安生》。在香港生活的曾国祥很少来内地,对内地网络作家也不熟悉,虽然这部电影是他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却意外好评如潮,让香港电影界出现了新的变化。
赵杨晛:瞄准人力资源服务
香港和内地的企业文化可谓千差万别,赵杨晛观察内地企业文化的视角也非常不一样。2014年,赵杨晛创建了合摩科技,旗下的服务平台“爱员工”飞速发展,成为国内首家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商城。短短半年时间内,平台月流水已经过亿元。
过去,赵杨晛一直从事人力资源服务,发现传统人力资源行业总体体量很局限,于是决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梳理人力资源供给侧,整合人力资源供应链。他开发的“爱员工”就是要让每一个在中小微企业工作的平凡人,都能获得尊重、成长和爱。
最近,滴滴、ofo、小电的共同投资人都入股了合摩科技。可以说,“爱员工”很好地切入了共享经济领域,而赵杨晛这个80后,未来仍大有可为。
林凯源:看到了“搬家难”的商机
在香港,叫搬家货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货车司机们就像中环的交易员一样,方向盘前摆着4到5台智能手机,还得听着无线电台里的呼叫,但即便如此,人们叫车搬家也绝非易事。
货车服务软件GoGoVan的创始人林凯源正是看中这个商机,才联合四个朋友共同开发了这款连接用户和货车司机的产品,目前,中国香港以外,该公司的据点已经辐射到了中国内地、台湾,以及新加坡、韩国和印度。截至2015年6月,GoGoVan估值已高达3亿美元,在香港拥有100名员工,全球员工约300名。
这个在香港普通屋邨长大的大男孩,总是可以转换思维看问题,对于急需改变思维的香港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岑棓琛:机器人山火侦查员
全世界有20%至30%的温室气体来自森林大火,而92%的山火是人为的。
香港人口密集,郊区和居民区相邻近,很容易发生山火,虽然香港救火效率高,但随着“山火监侦员”逐渐退休,越来越少年轻人愿意做这份辛苦而沉闷的工作,因此,未来可能需要机器人来帮忙守护这片土地。
岑棓琛开发的香港视野机器人(Insight Robotics)正是用于解决山火问题。视山火机器人并非监察单一热源或烟雾,而是不断量度热源和其周边环境的关系,通过分析各种气象数据的变化来判断该热源是否为火。岑棓琛团队开发的机器人可以侦查到五公里半径范围内,小至2米的火源,而误报率小于1%。岑棓琛认为,只要做好城市边缘的山火监察,并把90%的山火扑灭于萌芽状态,就可以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上大学的时候,岑棓琛就经常参加机器人比赛,而现在,他的山火机器人已经收到了来自内地的70台订单,并在2015年获得了IBM SmartCamp全球总决赛的“全球年度创业家”殊荣。随着未来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岑棓琛的机器人能拥有更大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