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技自主与国产替代进入了关键的阶段。近期,机构密集发布研报,齐齐看好以今年底为起点,信创产业将进入新一轮爆发周期。
其中,核心基础软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基础软件是与芯片齐名的“卡脖子”行业,长期以来都是我国信创领域发展中的短板。
以大数据基础软件为例:数据库市场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Oracle、IBM为代表的国外厂商市场份额占比约达到67%。由于数据库发展历史悠久,我国厂商难以打破竞争格局。
但也并非毫无机会。具备灵敏嗅觉的科技投资者,应该已经在两年前Snowflake上市大获成功之时,嗅到了传统数据库正被颠覆。中国市场有没有机会出现这样的新生力量?
10月18日,国产大数据基础软件第一股星环科技上市。星环科技拥有领先的一站式多模型云原生大数据平台。公司不仅是国产替代的中坚力量,更是被寄予厚望的、能实现换道超车的新生力量。
星环科技的招股书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窗口。管中窥豹,我们得以窥见国产数据基础软件的现状与发展。
传统数据库市场正被颠覆
在基础软件黄金赛道中,数据领域的基础软件市场可能是当中最有弹性的细分领域之一。
首先,众所周知,当前中国经济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数字经济成重要发展驱动力量。新应用、新场景产生的数据服务量暴增,小至线上办公、学生网课,大至工业互联网与数据基建,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25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行业规模预计将超过500亿元。
而更重要的是,数据库行业本身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正面临洗牌。
回顾数据库的发展历史,数据库的迭代与计算架构及计算载体的发展息息相关。计算载体经历了从大型机到小型机,再到分布式数据中心的演变。对应的,数据库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经历了第一代的层次型产品、第二代的以IOE体系(Oracle,IBM和EMC)为代表的集中式产品、再到第三代分布式数据库。以史为鉴,第三代分布式数据库领域有望诞生新的龙头。
如上文提及,目前主流应用最广的依然是第二代集中式数据库。在原有的集中式赛道上,海外龙头壁垒稳固。因为传统数据库需要与整个计算体系相适配形成生态,因此国产厂商想单纯地替代传统“Oracle们”的核心优势领域,是极具不确定性的事件。因为在这之前,需要先挑战来自海外厂商高度耦合的底层生态。
但是,传统数据库的市场份额一直在萎缩,有些龙头甚至在很多国家已经没有新增用户了。一方面,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传统数据库并没有太大的突破或进展,相关技术发展在收敛。另一方面,随着数据量快速膨胀,对数据库并发和吞吐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集中式数据库由于横向扩张效率低,难以支持海量数据(603138)的处理。
而分布式数据库应运而生。简单地说,分布式数据库就是将物理上分散的多个数据库单元连接起来组成的数据库,具有更灵活的扩展能力,以及多数据模型的处理能力。它能满足海量数据弹性扩展的需求,与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要求非常适配。
在此背景下,中美几乎同时诞生了分布式数据库的新生势力。它们对数据管理技术进行变革,凭借着分布式技术为主的大数据管理平台软件颠覆传统数据库,并推动其逐渐成为主流应用。
在美国市场,人们认为数据库旧时代与新阶段分水岭的标志,是新一代数据库龙头Snowflake的成功。Snowflake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模式,被视为是对传统集中式数据库的挑战者。2020年Snowflake上市,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软件企业IPO。尽管近期美联储频繁加息致标普500一度重挫超15%,当前Snowflake依然保有500亿美元的市值,逼近Oracle这个全球老牌数据库龙头市值的三分之一。
市场为何如此看好Snowflake?究其根本,是因为市场认为Snowflake正在撼动Oracle在数据市场的龙头地位。
而中国市场,以星环科技为代表的分布式数据库龙头也正在驶入成长快车道。星环科技与华为等大厂或即将上市的达梦等软件厂商采取了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后者走的是传统路径,即以国产集中式数据库的模式,实现对集中式数据库的国产替代;而星环科技与Snowflake走类似的发展路径,以国产分布式数据库替换海外集中式数据库。
毫无疑问,在新的浪潮之中,星环科技正在迎来“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期——中国厂商有机会与传统国际海外大厂正式站在同一起跑线去竞争。而对比海外厂商,星环科技能从我国的数据产业的实情出发,提供本土软件服务,打造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参考汽车赛道的发展,中国厂商曾掣肘于封闭的海外传统汽车供应体系,无缘切入核心环节;但换道新能源后,国产汽车产业链迅速在全球崛起。只要占据先发优势,星环科技等中国厂商同样能打破美国制定的规则,成为新市场的开拓者、新规则的制定者、新标准的引领者。星环科技很有机会成为数据基础软件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成功实现换道超车。
星环科技是中国的Snowflake?
时代的大潮不会无风而起。海外市场的Snowflake、Databricks,中国的星环科技,都是这场大潮的推动人。
但虽说Snowflake与星环科技二者的确有十分多相似之处,我并不认同“星环科技是中国的Snowflake”这个说法。
一来,星环科技的具体路径和产品与Snowflake并不一样,且二者创始人团队虽都非常优秀,但出身并不同;二来,星环科技对比Snowflake毫不逊色,是具备自身原创科技力与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数据库领导者。这个说法未免有点看不起中国厂商的实力。
从产品来看,Snowflake做的事情是在云上建个数据仓库,把数据存起来;而星环科技不止具备数据仓的功能,还形成了大数据与云基础平台、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开发与智能分析工具在内的软件产品矩阵,一体化解决方案更契合中国国情。
从公司基因来看,Snowflake的创始团队出身于集中式数据库龙头Oracle,而星环科技的创始团队则曾主导了英特尔Hadoop发行版的研发——相比之下星环科技天生拥有了分布式数据库的基因。Hadoop是上一代分布式数据库的代表,曾被视为该领域的启明星。
星环科技早期产品和解决方案都是基于开源Hadoop产品构建的。但很快的,星环科技决定采用自主原创的底层技术代替Hadoop开源产品,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唯一的国产大数据平台。这一点,和Snowflake不谋而合。
经过多年的发展,星环科技的原创率在国产大数据平台中算得上数一数二。根据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代码扫描测试报告,公司大数据平台TDH的1200万行代码里自研代码率超过70%,ArgoDB代码自主率(行数)分别超过90%;而市场上其他的国产厂商几乎都建立国外开源大数据软件或者国外商业大数据平台之上,哪怕是阿里、华为与新华三等大厂也不例外。
相比起“拿来主义”,自主研发既费钱又十分慢。但大数据基础软件是个长赛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主研发的好处即将一一浮现。
首先,实现底层技术的自主研发,才算是真正的国产自主可控。其次,自主研发之下,星环科技提供的产品矩阵和解决方案更具竞争力。正是因为如此,星环科技实现了多项国产厂商零的突破——公司大数据基础平台TDH是全球首个通过TPC-DS基准测试并经官方审计的产品,领先阿里云和国外厂商2-3年的时间。
公司还是首家进入全球科技风向标Gartner发布的“数据仓库及数据管理分析魔力象限”的中国企业。此外,Gartner连续两年在《中国ICT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把星环科技列为增强数据分析技术推荐供应商、数据中台推荐供应商;其产品中的分布式分析型数据库ArgoDB、分布式交易型数据库KunDB、分布式图数据库StellarDB入选Gartner《中国数据库市场指南》,数据科学平台入选Gartner《中国分析平台市场指南》。另外,公司还屡屡获得咨询机构IDC、中国信通院等权威机构的背书,这说明星环科技已经获得国内外的认可。
成长有望迈入新的台阶
国内厂商经过多年技术研发和经验积累,近年来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尤其是因为分布式数据库市场增速更高,星环科技作为领军厂商首先受益,过去数年增长势头尤为强劲。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1.7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31亿元,将近实现翻倍。尽管市场环境逆风,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仍同比增长达17.86%-41.76%。
当前,星环科技的收入规模已位居市场前列。根据招股书,在传统部署模式下,华为以18.5%的市场份额位列国内厂商第一;而星环科技位列第七。由于现在整体分布式数据库的渗透率仍较低,因此公司是唯一居于前列的分布式数据库龙头。
图:中国大数据平台软件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招股书
较高的成长性得益于产品在客户端的快速渗透。2019年-2021年,公司的客户数量从252个增长至447个。目前,公司已累计有超过1,000家终端用户,分布在金融、政府、能源、交通、制造等众多国民经济支柱领域。来自金融行业的收入最高,其次是政府以及能源行业。公司的金融行业客户包括中国银行、浦发银行(600000)、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等,政府领域客户包括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等,能源行业包括中国石油、南方电网等。笔者认为,在行业龙头标杆项目的基础上,未来公司的开拓步伐有望加速。尤其是,今年以来,行业信创元年开启,金融、电信等重要行业信创开启规模化招投标,而政府信创也有望进入更大规模下沉市场拐点。这意味着未来公司有望同时受益于党政与行业需求共振。
总体而言,市场增长潜力仍很大。回顾Snowflake的发展,公司上市之时同样体量较小,但后续潜力迅速释放,业绩兑现确定性很强。它山之石,星环科技可上升的空间仍很大。
图:Snowflake业绩
资料来源:纳斯达克官网
整体看来,星环科技不仅是自主可控主线上的核心标的,还具备了较高的稀缺性与成长性。这构成了星环科技基本面的核心看点。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根据招股书,星环科技的股东阵容堪称豪华,包括腾讯、深创投、启明创投等知名机构,还囊括了中金资本、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
这在某个程度上说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背后的分布式数据库价值,被资本市场高看一线;更说明机构投资者看到了国产数据基础软件厂商换道超车的机遇。
未来,国产基础软件的发展会复刻近年的“新能源浪潮”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