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如何通过融合发展提升区域内产业能级?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可见一斑。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以上海松江为策源地,依托G60高速和沪苏湖高铁,贯穿长三角三省一市,覆盖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市。
9月27日,“潮涌长三角·共建进行时”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上海正式启动。活动首站,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了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G60科创走廊展示馆。
展示馆内,一项项展品展示了科创走廊的科技硬实力。其中,一台机器人正在用毛笔字写下“智造自动化装备……”,起笔收笔之间,宛如小有名气的书法家。
展示馆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机器人由芜湖埃夫特公司制造,通过毛笔字书法体现柔性系统和精准定位,机器人的关节部位、腰部分别使用了不同规格的减速器,以往这些减速器都依赖从日本进口,现在可以自主生产,市场占有率超过50%,国产减速器也让机器人制造成本压缩了近30%。
而合肥美亚光电生产的超大视野口腔CT机,则可以拍到整个头颅的3D效果,打破了中国口腔医学高端影像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亨通集团的新一代光纤预制棒单棒最长可达6米,直径200毫米,单棒拉丝可达1.5万公里,创下三项世界第一,产品占据全球市场15%。
种种高科技产品,全面展示了G60科创走廊全力打造科创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据展馆相关人员介绍,G60科创走廊具体可用“五个聚焦、五个一体化”概括。
其一是聚焦规划对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布局一体化。最新发布的G60科创走廊3.0版规划,被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评为全国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首,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七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成立12个产业(园区)联盟和11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各扬所长,优势互补,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全球竞争力,吸引国内外投资形成良好态势。
其二是聚焦战略协同,推动制度创新和改革措施系统集成一体化。包括精准对接科创板,发挥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G60科创走廊基地功能,设立上证G60创新综合指数和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培育拟上科创板企业280余家,已上科创板企业33家。
其三是聚焦专题合作,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具有原创性和自主可控性的全球先进集成电路300毫米、450毫米单晶硅晶体生长系统、量子通讯等重大科创成果持续涌现,不断实现“卡脖子”领域新突破。
其四是聚焦市场统一,推动创新要素按市场配置要求自由流动一体化。率先推进九城市30个涉企事项“一网通办”,发出全国首张跨省异地办理的营业执照,提供异地证照服务超过30万次,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区域。
其五是聚焦机制完善,推动区域制度供给一体化。G60科创走廊已集聚国家级人才超1000人、院士专家工作站547个、博士后工作站771个、高校176所。
值得一提的是,G60科创走廊对松江的贡献尤其大,作为上海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之一,贯穿松江全境的G60高速沿线产业园区贡献了松江95%以上的工业产值,占上海市工业总产值10.3%。
产业的优化也体现在税收结构上。统计显示,2015年,松江区房地产相关税收占比达47.15%,制造业仅29.12%;到2019年,房地产下降到24.9%,制造业提高到48.5%,结构明显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