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P

YEXP

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赋能商超行业新发展

来源:互联网

随着供应链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以及行业对支付、融资和供应链管理的定制化需求不断上升,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转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长期以来,产业端数据可信度和信息透明度较弱导致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效率较低;供应链流程中大量的文书工作以及人工处理,加剧欺诈和运营风险,使得产业难以扩大规模。

随着中央及地方政府发布多项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相关政策利好,区块链技术有望在改善风险控制、加强供应链信息共享以及提高标准化自动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优化行业运营效率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根据灼识咨询预测,科技解决方案在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的渗透率预计将从2019年的9.0%升至2024年的20.0%。

本文将以商超行业为例,通过分析其在经营模式上的困境,进一步阐述商超行业供应链数字化升级路径,以及如何通过相关金融产品的创新来推动商超行业收入增长和运营效率。

商超行业经营模式及问题

(一)供应商的资金困境

商超企业在整个供应链流程中处于强势地位,对组织管理定价等权利拥有话语权和支配权,供应商特别是中小供应商居于相对弱势地位。应收账款规模过大,账期过长,导致供应商资金占用量过大,主要体现在应收账款和存货上。

应收账款

商超行业供应商应收账款账期约为45-60天,即1.5-2个月的货款未及时收回,造成供应商的资金占用。以下为部分大中型商超的主要账期:

商超名称

结算周期

实际账期

永辉

月结30天

50天左右

沃尔玛

月结60天

75-80天

新华都

月结30天

45-60天

家乐福

月结45天

60-75天

世纪联华

月结30天

45天左右

库存

供应商和其上游厂商的结算方式多为款到发货,供应商提前支付下月货款,厂商收到货款后向供应商发货。快消品厂家一般要求供应商备一个半月左右的销售库存,则供应商平均库存金额约为月销售额的1.5倍,则存货周转天数约45天,加上在途10-15天,则供应商存货周转天数在60天左右,年存货周转次数:360/60=6次。

以永辉超市年供应量为1,200万元的供应商为例,平均存货=(60*1200*0.8)/360=160万元。若企业每年向永辉供应1,200万元货物(含税),每月向永辉供货100万元,则主要占用资金=平均应收账款+平均存货=167+160=327万元,企业实际占用资金为月供应量的3.27倍,年供应量的27.2%。

综上,商超供应商普遍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主要来源于上述2个方面,第一,商超统一计算带来的账期;第二,库存数量增加带来铺货资金的需求。此外,还有重大节日带来的季节性资金需求。

(二)商超企业和供应商的结算方式

供应商向商超供货后,经过“对账--开票--付款”流程收到货款。对账的流程如下:

超市一般约定每月的对账日,在对账日与供应商进行电子对账,核对内容包括所购商品订货、入库、退货、促销服务费等数量和金额,对账一般可通过系统进行,并通过对账汇总表和验收单取得开票资料(即对账单)。

由于对账一般涉及到双方或多方,因为多种原因可能交易各方的数据会产生差异,行业对账流程的主要问题有:

1、数字化和标准化程度不够,对账方案易产生纠纷问题。

2、多频次对账单的差错处理带来成本问题。需要定期将多方的数据进行比对,对各方对账不平进行补单,对有差错的数据进行排查纠正。

供应链数字化升级路径

(一)基于区块链的新型供应链系统

目前大部分大型商超已搭建了自有ERP或供应链采购系统,涵盖订单发布、网上对账、退换货管理、结算管理等一系列功能。通过该系统,商超企业可以管理供应商、采购订单以及相关财务处理。

对于供应商,可以接收超市发布的订单、根据订单进行配货,同时每月进行对账和结算处理。当前存在的问题是,该系统是一个商超内部封闭系统,无法和金融机构系统产生对接,从而有效监控订单流、物流,同时内部封闭系统的数据篡改成本极低,很容易造假。

区块链技术通过与物联网、供应链平台与供应链场景的结合,基于交易网络中实时动态取得的各类信息,可实现多维度地印证数据,提高场景的真实性和可验证性。如:采购数据与物流据匹配、库存数据与销售数据印证、核心企业数据与下游链条数据的可靠性,建立第三方可信、可追溯、开放性通用数据平台,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流程摩擦,从而最终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同时,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的技术,可以利用智能合约设计共享账本协议,实现多方参与对账并实时确认,天然解决了对账和差错处理问题。

通过以上系统的升级或构建,最低成本地实现供应链场景数据的标准化、多维度可验证及数据可视化,解决对账问题,并为金融机构渗透产业及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路径。

(二)数字债权凭证:企业信用支付方案

商超行业中,供应链往往呈现出多级上下游特征,典型如下:

大型商超企业可以将真实贸易背景下,因采购货物或服务形成的应付账款转化为数字化债权凭证,向上游签发并承诺到期兑付承兑,也可将收到的数字付款凭证作为采购款支付给自己的上游,并逐级延伸。在不影响自身现金流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上游多级供应商的融资问题,同时通过底层区块链的特性还可以追踪多级流转支付的情况。

数字债权凭证样例(图片来自分布科技)

数字债权凭证脱胎于可流转、可融资的票据,又有可拆分、赎回、延期等优于票据的功能,集成了银票的强流动性、商票的延期支付、现金的随意拆分和易追踪等优势。

数字债权凭证的多级流转,解决了票据拆分手续繁琐、银票保证金要求、商票贴现价格高、商票签发及承兑方资质要求高、商票市场接受度低、保理确权难、报文传输繁琐等传统贸易融资的痛点,进而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信用无法传递、支付结算智能程度低等问题。

多级流转追踪效果(图片来自分布科技)

金融产品创新

供应链实现数字化转型后,将对金融融资产品乃至金融服务的模式和结构,产生彻底的改变和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基于“可信订单”的资产池动态授信

金融机构在基于底层区块链的新型供应链系统帮助下,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商超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的订单、收货、发票、付款等信息,并以一定的融资比例将认可的资产入池,为上游中小客户提供全流程的线上融资服务和应收账款管理服务。

对银行而言,将平台上沉淀的商流、物流、资金流等信息用于额度审批、出账、预警等操作,能实现贷前、贷中流程的简化与优化以及贷后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降低银行风险和操作成本。同时,由于应收账款界定从收货阶段开始,供应商的授信额度比传统保理发票开始的情形更高。

资产池动态授信是基于商超供应商的日常经营信息和应收账款信息等“可信订单”进行授信,无须企业提供额外的抵押物和担保,较好适应了中小企业普遍轻资产的局面。

资产池动态授信模型

(二)基于数字化、可信数据的资产证券化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债权凭证,基础资产的真实性可被所有参与主体确认并共享。多重签名极大提高了循环购买的安全性及效率,防篡改、防抵赖、可追溯的特性使得经过多级流转的底层资产穿透可见,在底层资产形成基础资产转让、资产存续期监控、二级市场证券交易等环节,逐步打造标准化应收账款资产孵化器,将平台上流转的数字债权凭证转化为标准化数字资产。

凭证持有人通过系统平台将债权凭证持有至到期,作为结算工具拆分支付给自己的上游,或者贴现转让给银行或者商业保理公司等金融机构,最后可以通过金融集市或公开市场进行资产归集,打包出售给投资者,从而将应收账款转变为流动性较高的现金资产。

总结

对于商超行业来说,如何提升数字化能力从而有效地管理供应链上的供货商和经销商是行业核心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数字化升级方案及思路将帮助商超行业的核心企业优化对供应商的支付、提高采购效率、增加交易和资金流动的可见性、优化营运资金和现金流。同时,通过建立可信数据基础及标准化底层资产将提升供应链金融的效率和推动金融产品创新,赋能供应链中小企业。

(作者为分布科技供应链金融部门总监)

一财号】是什么?——实践第一财经内容平台化战略,开放旗下全媒体平台的资源,依托多年来在财经领域积累的专家资源,与专业意见领袖共同致力打造一个财经领域高质量的思想交流、价值传播、能力成长的生态。

第一财经一财号获作者授权首发

版权及入驻合作请联系张老师13818218481或邮件1000V@yicai.com

联华赋能供应商平台